沈阳学校大全沈阳大学大全沈阳理工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南屏中路6号(校本部)
  • 电话:024-24686088
  • 邮编:110000
  • 网站:www.sylu.edu.cn
点击查看“沈阳理工大学”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沈阳理工大学前身是东北军工专门学校,始建于1948年。1960年组建成立沈阳工业学院,原隶属于兵器工业部,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沈阳理工大学。沈阳理工大学由浑南主校区、抚顺校区、科技园、武器装备实习实验基地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897亩,校舍建筑面积44.34万平方米,校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高新区风景秀丽的浑河南岸。

学校设有16个学院,2个教学部,与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合作举办1个孔子学院。2012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赴俄罗斯专业人才本、硕、博连读公费项目,是获批此项目20所高校中的唯一非211院校。博士后工作站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点一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点12个,涵盖了4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4个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学校设有51个本科专业。有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

沈阳理工大学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省优势特色学科和培育学科,1个国家级沈阳中俄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俄语中心,1个辽宁省重大科技平台,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8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校办学条件良好,教学环境优良。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校园内建有局域网及一批现代化高水平实验室。图书馆面积3.9万平方米,纸质藏书123万册。

六十多年沧桑巨变,六十余载春华秋实。学校坚持“育人为本,改革创新,强化特色,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全面实施“特色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三大战略和“教学质量工程、科技创新工程、学科提升工程、

师资队伍建设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程”五大工程。弘扬“爱国奉献、自强不息、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兵工精神,秉承“弘志励学,德才并蓄”的校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立足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国防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历史沿革

沈阳理工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是与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一样曾经同属于兵器工业部的几大院校之一。兵工院校最早源于国防科工委院校。国防科工委院校是规模仅次于教育部直属院校的另一个大学集团。1952年,中共中央指定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所大学为国防院校。国防院校后来又改名为国防科委院校。从50年代后期,先后又有西北工大、成都电讯、南航加入到国防院校的行列,至1963年我国共有八所国防科委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航空、航天)、北京理工大学(导弹&坦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导弹)、上海交通大学(船舶&火车)、西北工业大学(飞机&导弹 &船舶)、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太原机械学院(现中北大学)(兵器)。

但第五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下只有七所院校,后除北理工,南理工交由国防科工委,剩下5所均划给地方,这七所院校是:北京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沈阳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大学,重庆理工大学。

校园环境

校园风光

沈阳理工大学校园非常优美,例如:有美丽的琴湖(春夏秋可以钓鱼,冬天可以滑冰),漂亮整洁的图书馆,霸气的综合楼,走进校园有种清新自然的感觉扑面而来,校园干净整洁,视野宽阔,沈阳理工的建筑风简约古朴,建筑整体以青色为主体。

周边环境

沈阳理工大学沈阳理工大学位于沈阳市浑南新区风景秀丽的浑河南岸即沈阳南大学城内。在大学城内,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先后建成已投入使用。沈阳理工大学交通方便,无需换乘车就可以到达沈阳市图书馆、辽宁图书馆、新华书店、北方图书城以及市内各大车站。

沈阳理工大学所在的浑南新区企业已近5800家,其中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已达到810家。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数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据统计,已有美国通用电气、IBM、日本三菱、东芝、韩国SK、LG等18家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落户,其中一些企业已成为学校学生进行实习的良好伙伴。

科研实力

沈阳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学校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科研机构及技术开发基地,其中包括国家级沈阳中俄科技合作基地、辽宁省兵器科学技术中心、辽宁省先进生产力促进中心、辽宁省高速切削工程研究中心、通讯与网络工程中心等国家、省、市、校级科研机构及1个市级大学科学园。学校以此为依托,形成了众多学科门类、多专业联合攻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同步协调发展的科研格局。学校研制开发的条形码、飞锯机、大型螺旋活套等国家级新产品、火炬计划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享有进出口贸易权,是沈阳市“火炬型科研院校”。2010年3月,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签署了共建沈阳理工大学协议,学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以合作促共赢,不断推进该校产学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学校不断强化教学、科研功能。近三年多来,教学管理人员主持或参与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共79项,其中,国家级子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32项,发表论文129篇。“学分制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多项成果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承担各类科技项目1500多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50项,获得国家专利240项,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568篇。尤其发挥了国家级沈阳中俄科技合作基地的平台作用,积极组织项目申报,加强引智工作。据2006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科研活动统计公报,该校承担的863项目数在省属普通高校中,排名第一。

国家级沈阳中俄科技合作基地

:国家863空间信息安全基础技术重点实验室

1数控加工技术实验室(原加工中心实验室):1996年被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批准

2 兵器工业润滑技术研究中心:1991年由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批准

3 材料成型及控制实验室: 1993被批准为部级重点实验室。

1 辽宁省兵器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制造分部):2004年申报并获得批准

2 辽宁省高速切削技术工程中心:1997年由辽宁省科技厅批准

3 通信与网络工程中心

4 金属材料先进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2009年由辽宁省科技厅批准

沈阳理工大学校园风光

5 辽宁省特种储备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9年由辽宁省科技厅批准

6 废水治理技术实验室:2012年通过辽宁省科技厅和省财政厅组织的省级重点实验室组建计划项目评审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沈阳理工大学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2049人,师资1059人,其中教授170人,副教授374人,研究生导师291人(博士生导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20人,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师资队伍总数的54.7%;双聘院士11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0人;26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8名教师成为辽宁省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1名教师获辽宁省教学名师奖;7名教师入选省百千人才工程百人层次,3名全国优秀教师,6名省部级优秀教师,4名省市优秀专家。学校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选派青年教师到兵工企业强化工程背景;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国内、外高校进修提高,开展合作研究。

学校办学条件良好,教学环境优良。学校总占地面积11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3.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亿元。纸质藏书121.3万册,具有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拥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正稳步向数字化图书馆发展。学校建设了东北地区唯一的兵器博物馆,并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学生文化体育设施齐全,建有标准运动场,大学生文体中心。2010年10月,该校获教育部批准,成为招收高水平足球运动队的高等院校。

学校现有各类学生35889人,其中硕士生1382人,本科生24953人,继续教育学生7305人。建校六十多年来,为国家培养各类专门人才70000余人。

杨绍卿院士谢光选院士

院系设置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沈阳理工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

沈阳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沈阳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理工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沈阳理工大学理学院

沈阳理工大学国防生

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沈阳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沈阳理工大学装备工程学院(沈阳理工大学弹药研究所)

沈阳理工大学国防教育学院

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沈阳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对外交流

学校重视开展国际教育与学术交流,合作办学持续推进,国际交流日益广泛。学校每年都选派一批中青年教师和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前往国外大学攻读学位、进修深造。经常邀请各国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芬兰等国家20余所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所属的9个研究所共建了4个设备技术先进的合作实验室。学校还与英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的大学开展联合办学,采用2+2、3+1等模式的合作办学。与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合作举办了孔子学院,开拓了合作办学的新领域。2010年10月,该校与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合作建立的普希金俄语中心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俄语中心,该中心的成立是该校对外合作办学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是该校实施“开放兴校”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

西安大略大学 (加拿大) 1985年

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 (德国) 1991年

基辅工学院 (乌克兰) 1991年

卢顿大学 (英国) 1999年9月

巴拉瑞特大学 (澳大利亚) 2000年10月

托姆斯克电子技术大学 (俄罗斯) 2001年3月

沈阳理工大学得蒙福特大学 (英国) 2002年4月

莫斯科国立艺术大学 (俄罗斯) 2003年8月

莫斯科舞蹈学院 (俄罗斯) 2003年8月

莫斯科国立艺术大学 (俄罗斯) 2003年8月

玛拉斯比那大学 (加拿大) 2003年7月

托姆斯克国立大学 (俄罗斯) 2003年10月

托姆斯克国立控制系统及无线电电子大学 (俄罗斯) 2003年8月

卡尔斯鲁厄大学 (德国) 2005年3月

庆一大学 (韩国) 2005年7月

大丘未来大学 (韩国) 2006年4月

奥夫绍光学公司 (美国) 1998年

西伯利亚强流电子研究所 (俄罗斯) 2001年3月

西伯利亚光学研究所 (俄罗斯) 2001年3月

西伯利亚强度物理与材料科学研究所 (俄罗斯) 2001年3月

新西伯利亚国际教育中心 (俄罗斯) 2005年4月

1946年成立,有两个校区,居于美国公立学校的领先地位,校地总为216亩,位于芝加哥一小时里程。

项目名称:英语专业本科2+1+1项目

英语专业学生在该校第二学年结束后,到UIC学习第三年英语专业课程,第四年返回该校完成学业。在美学习课程认定为该校第三学年课程,并获得UIC颁发的学习证书。

外方学校简介:

项目名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3+1项目

在该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习的学生,在第三学年学业结束后,英语雅思达到6.0或同等水平,可选择到该校同类专业完成第四年学业。顺利完成英方课程后,该校及英方学校将分别颁发两校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3

外方学校简介:

项目名称:自动化与控制专业本科2+2项目、材料学与新材料技术专业本科2+2项目、机械生产技术、设备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2+2项目

合作院校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相互承认所学课程。前两年在国内学习,后两年到托姆斯克理工大学学习,学习成绩合格,沈阳理工大学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托姆斯克理工大学同时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外方学校简介:

项目名称:俄语专业本科2+2项目

外方学校简介:

项目名称:俄语专业本科2+1+1项目

人才培养

沈阳理工大学学校已全面实施完全学分制管理,在保证学生共性发展的同时,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2010年11月,“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该校全面实施,同时该校全面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项目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2010年度“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专项”。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安排学习,自主进行选课,选择理想的教师和上课时间。

多年来,学校不断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广泛开展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效显著,学生参与人数成倍增长,成绩逐年提升,硕果累累。2010年7月,在教育部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该校学生获得全国二等奖,实现了该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历史性突破。学校始终将本科教育质量视为办学的根本,多年来坚持“实施工程教育、突出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上坚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培养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受到社会的极大欢迎,研究生就业率达100%,本科生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位居辽宁省高校前列。

学校领导

历任书记

1

吴 明

1956.8-1959.3

沈阳机械制造工业学校党总支书记

1959,3-1960,5沈阳机械制造工业学校党委书记1959,3-1960,5沈阳工业学院党委书记2董桂林1960,8-1962,7沈阳工业学院党委书记3谭之光1963,2-1965,8沈阳第一机械工业学校党委书记4张百令1965,8-1968,11沈阳工业学院党委书记5高振清1976,1-1978,4沈阳机械制造工业学校党委支书记6耿德民1983,1-1985,9沈阳工业学院党委书记7王尔林1985,9-1993,9沈阳工业学院党委书记8王殿成1993,9-2000,6沈阳工业学院党委书记9刘绍杰2000,6-2004,5沈阳工业学院党委书记2004,5-2005,5沈阳理工大学党委书记10邢贵和2005,5-今沈阳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历任校长

1

吴 明

1954.3-1955.8

东北第三工业学校校长

1955,8-1956,8沈阳第二工业学校校长1956,8-1960,4沈阳机械制造工业学校校长2谭之光1964,2-1964,6沈阳第一机械工业学校校长3张,瑞1964.6-1965沈阳第一机械工业学校校长4谭之光1978,4-1979,1沈阳机械工业学校校长5何莹台1982,5-1985,9沈阳工业学院院长6崔敏芳1985,9-1990,8沈阳工业学院院长7王尔林1990,10-1997,5沈阳工业学院院长8贾春德1997,5-2004,6沈阳工业学院院长2004,6-2005,5沈阳理工大学校长9邢贵和2005,5-2007,7沈阳理工大学校长10王军2007,7-2011,11沈阳理工大学校长11刘军2011,11-沈阳理工大学校长

现任领导

沈阳理工大学名誉校长:谢光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沈阳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邢贵和教授

沈阳理工大学校长:刘军教授

校园文化

【校训】

弘志励学 德才并蓄

【校歌】

《青春赞歌》

你是大地我们是鲜花,你是沃土无垠我们艳丽芬芳

你是蓝天我们是云雀,你的碧波万里让我们无比坚强

沈阳理工大学校园标识骄傲吧!祖国。壮美吧!山河

放飞吧!理想。辉煌吧!太阳

【校徽】

外环上方是学校的中文全称,下方是学校英文全称。

沈阳理工大学校徽

内核以字母S(沈)、L(理)、汉字(工)实现了完美组合。

红色“S”代表学校创办以来的光荣传统和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绿色“L”代表学校办学具有的国防特色;“工”字代表学校建成以工为主的多学科大学;“1948”代表学校始建于1948年。

舞动的设计彰显了沈阳理工大学日益发展的强劲竞争力和不断增强的凝聚力。昭示着沈阳理工大学的教育事业在发展中蒸蒸日上。

自主招生

学校直属办学 专科、本科学历 “学历+技能”教育

全日制全住校 准军事化管理 签约推荐就业

学校直属办学: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自主招生处的自主招生教育,是学校直属办学。“自招生”在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内学习和生活,和“统招生”一样享受校内一切教育资源,接受浓郁的正规大学人文氛围陶冶,在此度过其人生中最关键和最重要的成长历程。

专科、本科学历:该校对“自招生”的教育,采取相对比较快捷的方式,使学生在完成大学专科学业的同时,逐一参加对应专业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段课程的考试,并获得通过,用三年时间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专科,自考本科两个文凭。符合条件的自考本科毕业生可申请学士学位。根据国务院(1988)15号文件规定,自考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有同等待遇,可考取研究生、公务员和出国深造。

沈阳理工大学“学历+技能”教育:根据经济体制下,传统的学历教育模式毕业生不能很好适应就业需求的情况,学校对“自招生”教育采取“学历+技能”模式。这是将传统的学历教育模式和职业教育模式相融合的教育模式。学生既要接受学历教育所要求的知识构架中足够的理论教育,又要接受大大加强了的职业技能教育。由于学校建有多专业、多学科实训基地,规模宏大、设备齐全、教学严谨,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实训学时量大(为传统模式4倍),使学生毕业时既有和其所获得的大学文凭相对应的理论知识,又有和其所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所规定的实际技能,成为用人单位所欢迎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全日制全住校、准军事化管理:该校实行谢绝走读的“全日制全住校准军事化”严格管理,加之每周的大课时量(28-30H)教学和规定的早读和晚自习,校园秩序井然,学习蔚然成风,环境舒适安全。连年来,该校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辽宁省教育系统管理创新奖”、“辽宁省教育系统教研成绩优秀奖”、“辽宁省教科文卫系统民主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辽宁省先进团委”、“沈阳市保密工作先进集体”等众多荣誉称号。

签约推荐就业:学生被录取入学后,学校与学生签订推荐就业协议。学生按学校要求学成毕业,参加并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学校推荐其就业。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行了就业“一把手工程”,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激励机制,“走出去,请进来”充分利用一切社会资源,广开就业渠道,对学生就业工作实行全过程指导、全方位服务。该校开拓了包括东北老工业基地、长三角、京津塘、深圳等地区广阔的就业市场,就业企业近千家,历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

公交线路

146路 华瑞家园-奥体中心,站名:教场 文澜苑

152路 沈阳北站-理工大学,站名:嘉华新城 理工大学

276路 辽沈二街-理工大学,站名:理工大学

334路 北站-白塔堡,站名:教场 文澜苑

105路 沈阳北站-嘉华新城 站名:文澜苑 嘉华新城

相关新闻

为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弘扬兵工精神,增强国防意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11月7日,外国语学院党委邀请沈阳军区后勤史馆馆长、2010年感动沈阳十大人物、2011年辽宁省道德模范徐文涛大校,在我校科学会堂一楼报告厅做了题为《以史为鉴,强军筑梦》的报告。校纪委书记孙延臣,外国语学院、国防教育学院领导出席了报告会,外国语学院全体教职工以及沈阳理工大学在校生6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何禹霆主持报告会。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匿名
    2015-08-30 11:07:10发表

    目前正在此读本科

  • 匿名
    2015-08-29 10:14:23发表

    本科四年,这里有爱我的,我爱的人。我爱沈阳理工大学!

相关新闻